精英團隊
癌、結腸癌、肺癌、食道癌和子宮癌,並已經取得了一些突
破性成果。龐德教授和他的團隊已改進了基因識別系統,可
及早識別和篩選有較大機會患上乳癌的女性。
龐德教授說:「劍橋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引起注視,我們
的發展潛力得到認同,一舉一動都受到密切關注。這個項目
涉及巨額投資,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所以一定要非常用
心,盡力做到最好。」
參與項目的科研人員目前在設備完善的李嘉誠中心內工
作,這項耗資五千萬英鎊的設施,矗立於劍橋生物醫學院
內,是由劍橋大學、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英國腫瘤研究基
金,以及其他一些捐贈者合資興建。該中心在英女皇伊利
沙伯二世主持揭幕禮後,將與和黃集團/
MRC
研究中心配
合運作。
此外,李嘉誠基金會捐款二百萬英鎊設立了腫瘤研究教授
席,龐德教授是首位得主。他說:「李嘉誠先生的慷慨資
助,啟發了劍橋大學在癌症研究上的新思維,並且令劍橋大
學得以設立一所全新和傲視國際的癌症研究中心,我和所有
同事都衷心感謝李先生再度給予我們支持。」
李先生多年來大力支持劍橋大學,曾捐款支持擴建邱吉爾
檔案室用以收藏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發表過的文章,並於
二○○○年設立李嘉誠劍橋學者計劃,資助劍大學者前往中
國內地演講和進行研究探訪。
在龐德教授和他的團隊監督下,劍橋的研究項目將造福下
一代。當科研人員對某種癌症了解得愈透徹,包括其形成和
病變方式,以及何等人士患癌的機會較大等,就愈懂得如何
處理該癌症的影響。
龐德教授說:「如果知道哪些人有較高機會患癌,我們便
可以
ﯳ
手研究導致高風險的因素,以及查證為何他們會面對
這些風險。」
換言之,如果可以找到病源,就更容易對症下藥,最終
剷除這種為現代社會帶來無盡苦難的惡疾,造福現今以至
未來的世世代代。因此,研究人員肩負至高無尚的職志,
他們往往需要長時間孤軍作戰,為減輕人類的病痛和苦難
奮鬥不息。
李先生支持這個項目,正是因為他欽佩這些富有奉獻精神
的專業人士,他認為這是一項能造福人群的偉大事業,也是
他終生不渝的職志。
他說:「我一直希望知識和關懷可以幫助這世界成為更美
好的地方,能夠在劍橋建立研究中心就是實現這夢想的其中
24
SPHERE
在
深受敬重的龐德教授帶領下,一群實力非凡
的頂尖科研人才在劍橋大學的研究中心展開
研究工作。
現年六十三歲的龐德教授,長期從事癌病研究和治療
工作,成就卓越,贏得無數獎譽,足以證明他在業內
的崇高地位。
這個癌症研究項目備受矚目,主要是由於獲得這位舉
世聞名的科學泰斗出掌帥印,龐德教授願意稍稍放下
他最熱愛的研究工作,兼擔行政和管理職務。他的參
與對其他才華出眾、
志向遠大的科學家產
生了近悅遠來的號召
力,因為他們認為,
既然龐德都來參與,
這個項目肯定有其非
凡之處。
龐德教授的妻子是
一位專業護士,而他
本人則一向醉心研究
工作。他說:「我的研究工作一直進展得十分順利,
但我還是接受了這個新任務。雖然管理項目的責任重
大,但是我們的潛力得到認同,備受關注。許多人對
這個項目作出了投資,我們深感任重道遠。」
雖然龐德教授身兼多職,包括癌病研究中心主任、和
黃集團/
MRC
研究中心聯席主任,但他仍繼續擔任劍橋
大學腫瘤系主任,以及領導一支科研團隊研究癌病基
因的傾向性。
龐德教授的同事均為本身領域的知名專家,包括
Ron
Laskey
教授(
DNA
複製和及早識別癌症)、
AshokVen-
kitaraman
教授(細胞周期控制和癌症抗藥性)、
James
Brenton
博士(卵巢癌基因組學)、
Kevin Brindle
教授
(腫瘤治療效果影像)、
Carlos Caldas
教授(乳癌基因
組學)、
Nick Coleman
博士(及早診斷癌症)、
John
Griffiths
博士(臨床前和臨床影像)、
David Neal
教授
(前列腺癌對雄性激素阻抗性)、
Fiona Watt
教授(幹
細胞和上皮細胞生物學)、
David Tuveson
博士(胰臟
癌),以及
Simon Tavaré
教授(生物分子計算)。
一部分。我曾經親身目睹醫療研究如何改善病者的生活質
素,劍橋是世界頂尖的學府之一,我深信在這座研究中心
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成果,必能為全球的醫學發展帶來寶貴的
貢獻。」
科研人員對某種癌症了解得愈透徹,包括其形成和
以及何等人士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