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ere No.43 (Oct 2017)

SPHERE #43 2017 19 要培養這種心態,必須先身體力行,才會 「逾越艱難超越局限,追求更高的水平, 開拓無限的可能」。 下一步或會是一輩子的過程。未來的駕浪者 必須「不怕疲憊,不怕痛苦,一而再,再而 三,修正追求舉重若輕的完美,技巧內化自 我之中。」 只有這樣鍛鍊出來的意志力,才能達致「願 力一族」修煉、處世、存在之道。 最後,李先生勉勵畢業同學要「懷著謙恭、 感恩的心,以信心和想像力追求一個開放、 進步的世界,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 他又指出,「因循的併發症是不思不想、無 感無知」,在一日千里的世代肯定過不了 關。他叮囑年輕人不要常常抱怨說「被制度 營役、被繁文縟節綑綁」,「人能弦道」方 為上策。 願力與道力 李先生勸勉同學,「懂得『善擇』才是打造 自己命運的保證」。在人工智能的新世代 中,同學們必須秉持「性格基礎是意志力, 自律的堅持和創意潛力相形相塑,才可達致 擁有挪移心外喧嘩的處世心力」。 同學們要具備「駕浪者的基本功,時時刻刻 要靈敏、快知快明,要有獨立思考悟力,運 用想像,把現實、數據、資訊合組成新」。 李嘉誠先生和莫言教授(下圖穿橙袍者)鼓勵汕頭大學 畢業生要有鴻鵠之志,也要實事求是,成為有願力的智者。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教授 「像海燕一樣, 渴望著暴風雨的洗禮。」

RkJQdWJsaXNoZXIy NTk2Nzg=